- 信息来源:泰州日报
- 发布日期:2025-11-10 10:15
-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市财政局将“泰周到”品牌与财政主业深度融合,倾力打造“泰周到·财惠企”党建品牌,实现政策“零延迟”、资金“零梗阻”、服务“零距离”,更好彰显“科学理财、普惠万家”财政服务宗旨。
强化保障,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打开“泰州财政”微信公众号“财政宣传月”专栏,即可一览“政策云图”。“泰信保”“小微贷”“苏科贷”等普惠金融政策全部具化成“标签式”数据,企业规模、行业属性、授信额度、利率区间、申请流程“一图读懂”;“优化营商环境”“减税降费”两大专题连载更新,系统梳理了财政部门近年来出台的惠企利民“硬核”举措。
在海陵区罡杨镇,圣亿春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内一派火热景象,工人们娴熟地分拣着新到的果蔬,满载生鲜的冷链货车频繁驶出。然而,规模的扩张与物流体系升级给中心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
关键时刻,“泰信保”政银担模式精准发力。“‘泰信保’政银担模式免除了传统的抵质押担保,为我们提供了关键的300万元贷款支持,及时解决了我们扩产期间的资金问题。”该中心负责人顾圣春说。
把“泰周到”品牌深度嵌入普惠金融全链条,打造融资“快车道”、发展“加速器”。截至今年9月,市财政局累计拨付担保费补贴资金6631万元,“泰信保”“小微贷”等财政普惠金融产品投放小微贷款118亿元,惠及市场主体2920户次。
科技赋能,为企业提供快捷服务
“鼠标一点,资金入账!”近日,随着预算一体化系统“确认键”按下,泰州三福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泰州康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同时收到制造强市专项奖补资金。无需纸质材料、无需现场跑腿,全程线上“直达快享”的新模式,让两家企业真切感受到财政“红包”的温度与速度。
为支持特色产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建设,市财政局探索推进全流程线上办理资金拨付,通过省、市“一企来办”和预算一体化系统数据互通,将原来由市财政到区财政再到企业“三级”拨付转变为由专项资金主管部门直接拨付,实现项目信息线上推送、奖补资金一键直达,真正做到“让企业少跑腿、好办事”。
“从申报到拨付,所有环节都在网上完成,省时又省心!”泰州三福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经济管理部部长邵同华难掩兴奋。凭借这笔“真金白银”,企业正全力冲刺多用途重吊船项目,“预计今年新增销售20亿元,信心更足了!”
据了解,此次市级制造强市专项资金共计发放5302.41万元,惠及全市56家企业。
主动靠前,助推企业快速成长
聚焦“8+13+X”产业链群发展需要和链上企业实际需求,市财政局开通“红链兴业 财政惠企直通车”,将惠企服务一站式送到企业“家门口”。
市财政局负责同志多次赴省财政厅专题汇报,成功助推江苏留芳商城、泰州城发数科两家本地电商企业入围江苏省政府采购货物商城定点电商名单。截至9月底,两家电商企业网上商城开票销售额已突破1亿元,带动就业117人,“泰州店”一跃成为省级“爆款”。
今年7月和9月,市财政局联合医药高新区(高港区)财政局以及担保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先后走进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和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精准服务园区企业,释放政策红利,推动新增政银担合作签约额6500万元,惠及8家企业。
与此同时,市财政局下属注册会计师协会党委聚焦“消费品以旧换新”“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增值税法》核心变革与企业应对速通”等主题,先后举办3期“注会讲坛”活动,吸引重点产业联盟成员单位约500人次参加,让政策条文“秒变”财税红利。